“叮……,叮…… ”刚刚做完修复科业务汇报的杜习金医生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给惊动,拿出手机,一条醒目的信息闪现在屏幕正中:“为响应医院动员所有科室人员轮值发热门诊的号召,口腔科即将派出第一支队伍,你作为第一批支援人员,望全力配合!”在读完信息的那一刻,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但随即内心中最深处的记忆将他的思绪拉回到16年前的那个春天!
“16年前,是你们守护着我的健康;16年后,换我来保卫大家的平安!”
2003年,SARS疫情肆虐全国,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正值高三的他被迫在校隔离两个月,无论是学业还是心理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每当他在电视或身边看到无数医生在一线奋力救援的身影时,内心的无助与恐慌便会烟消云散,因为他清楚白衣天使就是他与病毒之间最坚实的屏障。在那时,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的梦想在他的心中发芽。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在白衣战士的保护下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并进而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修复科的一名医生。16年前的经历让他深知此次使命的重要性,守护大家的平安,他义不容辞!
“社会安宁了,小家才能幸福团聚”
可是,家中妻儿的安全始终牵挂着他的心。疫情严重,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杜医生迅速将妻子和女儿送回老家,把以往温馨的小房子暂时变成了自己的隔离区。大年三十除夕夜,自己动手做了一顿一个人的年夜饭,远在家乡的父母打电话反复叮咛一定要做好防护,妹妹发来消息说妈妈一晚未眠默默流泪。为了宽慰他们,没敢一下告诉他们自己需要在发热门诊至少奋战两周。不安的妻子也是每日几次视频反复叮嘱,刚满五岁的小女儿每次都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听着她在幼儿园的活动群里用稚嫩的声音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我的爸爸在发热门诊值班,我和妈妈在一起,希望他们能够早点打败病毒,我想和爸爸玩游戏了”,他再没能忍住眼中的泪水。他明白自己一定要倾尽全力,尽快控制这场疫情,只有整个社会安宁了,自己的小家才能尽快幸福团聚。
从“壮丁”到“正规军”
可是,作为一个口腔修复科医生,每天打交道的是牙科手机、全瓷冠、种植牙等,一下子要冲到病毒性肺炎防治第一线,这个转变还是有点过快。网上曾有段子:在这场战役中,内科正规军,麻醉特种兵,外科保安团,口腔是壮丁。但是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深知作为一线医生在业务上决不能只是壮丁!于是,在进入战场之前杜医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多轮培训,拼命去复习自己的内科知识,将新发布的诊疗指南反复研读,不断更新完善诊疗方案,为最后的胜利做积极准备。大年初一早晨,带着老师、同学、同事和亲人们的反复嘱咐,他正式进入发热门诊,投入这场抗击肺炎疫情的战役中。
尽管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一线任务的艰辛还是让他始料未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由于设计问题,脖子无法放松扭动,几个小时下来僵硬疼痛无比。更加困难的是,佩戴好护目镜后的近视眼镜上一片模糊,每次都只能用力眯住眼睛,从一丝丝未被雾气覆盖的缝隙中查看报告,开治药物。虽然很辛苦,但每当听到患者的一句“医生,谢谢您,用了几天药之后症状减轻了许多”后,他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
身体的疲惫无法击垮他们,心理的压力才是他们最大的障碍。作为一名口腔修复专科医生,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可能在整个职业生涯他都不会去面对死亡,但是在这里,他们每天都必须去面对这些。发热门诊是这场战役的最前线,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都可能在此发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转运住院的重症留观患者是他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其中最让杜医生难以接受的是一个患者过来就诊,说家里丈夫昨天刚刚因病去世了,自己也感染上了,发烧咳嗽过来就诊,他一时泪目,不知该如何安慰。但是在这个战场上,他深知一刻也不能退缩,必须及时调整好心态,竭尽全力,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助,让更多的人们免于感染。他也知道,自己的身后有一群经验丰富的同事和上级医生,他们并肩作战,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到此刻为止,杜习金医生已在发热门诊工作整整一周,后续时间还将继续在这个战场上战斗。不止口腔修复医生,更多的湖北口腔人工作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相信有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尽快取得最后的胜利。最后,杜医生说:“这段经历也将成为我整个职业生涯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待到樱花浪漫时,再来武汉看一场樱花雨。”
投稿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