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刘思琦
派出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帮扶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在2024年7月28日至8月10日期间,我有幸以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正畸科交流学习。在正畸科雍敏主任的组织下,我和当地正畸医生们从医教研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这段时间的工作不仅对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有所贡献,也让我自身在专业和个人成长方面受益匪浅。
随着大众的口腔健康意识日益提高,近年来儿童早期矫治在正畸临床广泛开展。在当地正畸科交流期间正值暑假,临床上遇到许多替牙列期的患儿前来咨询相关治疗,可见早期筛查意识已经较为广泛地普及。但同时,临床上也遇到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治疗而导致错合畸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状态才来求诊。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尖牙阻生的病例类型。当地此类患者常常错过了尖牙牙根形成的最佳时期来院行阻生牙牵引治疗,临床上常常可见尖牙异位已导致中切牙或侧切牙牙根大量吸收的病例。此时即使行阻生牙牵引治疗,由于大量牙根吸收也在所难免损失中切牙或侧切牙,需要成年期配合种植修复治疗。结合我在临床上处理阻生牙的治疗经验,我们在临床会诊中针对不同颅颌结构特征和生长发育阶段的患者进行多次讨论,针对性地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不仅为当地相关疾病的治疗模式带去了新的视角和分析路径,也对我自身诊疗思维和方法有了新的启发。
在具体的临床操作中,当地医生对于如何避免拔牙病例关闭间隙中的上前牙转矩丢失问题很感兴趣。在临床上会诊的多个典型病例身上,我首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使用头颅侧位片进行相关问题诊断分析中的要点,然后进行了实操演示,包括弓丝尺寸的匹配、弓丝上如何添加前牙转矩弯制、弓丝末端处理细节以及颌间牵引皮圈的大小和距离等操作细节。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就自己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提问,互动效果非常不错。通过亲身示范和指导,我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提升了实操技能和临床经验,为本地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这种实践性的指导,使得当地医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更多,效果显著。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了自己在教学和领导方面的能力。
此外,我还通过多次小讲课和病例讨论,向正畸科的同仁们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替牙列期错合畸形治疗的诊断、治疗原则和常用矫治方式,为当地正畸科开展早期矫治夯实了基础。在早期矫治病例讨论中我结合病例进一步讲解了不同治疗方式的对比、医患沟通的要点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提升了当地医生的理论水平,更增强了他们的实操能力。当地医生积极参与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问题,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提高自身能力的迫切愿望。我的讲课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同时,通过这些讲课,我也强化了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对如何更好地传递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这次西部行志愿者工作,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正畸科的同行们对正畸早期矫治的知识、理念和诊疗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非常感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全体医护对我的支持与照顾!这段经历让我对医疗服务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继续钻研和分享专业知识的信心。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正畸科保持密切联系,进一步推动正畸早期矫治学的开展,共同致力于提升本地的医疗服务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持久而深入,为地方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我也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争取在未来的医疗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