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余擎
派出单位: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帮扶单位: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及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于2024年11月18日至12月13日作为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前往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进行为期四周的志愿帮扶。作为一名在牙体牙髓病领域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多年的专家,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为西部地区的口腔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收到帮扶任务通知后,我立即与帮扶医院的牙体牙髓病科取得联系,提前了解了当地牙体牙髓病科及云南省口腔专业的基本情况。为了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针对临床工作和学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云南省口腔医院)是云南省唯一的三级口腔专科医院,下设12个临床科室、4个门诊部和1个口腔颌面外中心。牙体牙髓病科现有医护人员43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9名;博士4名,硕士17名;研究生导师2人,有4名医生在国家级学术组织担任委员,是国家级口腔内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云南省内口腔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此行帮扶,深感责任重大。
入科伊始我深度了解了牙体牙髓病科现状,发现该科在人才梯度的配比、医护人员比例、临床教学方案、科研学术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问题。通过与医院领导详细沟通,对存在问题制定了改进措施,并对将来科室的发展提出了详细的规划方案。尤其注意到牙体牙髓病科年轻医师的比例较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主动组织了座谈会,邀请科室内所有医师参与。在座谈会上,我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分享了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和执业规划的思考。我提出了几个建议:1.建立个人学习计划,建议年轻医师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科室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定期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2.参与科研活动,建议年轻医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建议年轻医师多学习,多练习,遇到疑难杂症多沟通交流,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4.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成功执业的关键,建议年轻医生应重视与患者的互动,理解患者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通过此次座谈会,年轻医师们表示受益匪浅,还增强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和规划意识。
我注重普及口腔保健意识,促进公众的口腔健康。在帮扶期间,我参加了义诊活动,得益于医院的大力宣传,我接诊了大量患有疑难牙体牙髓疾病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我认真研判病情,并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耐心细致的沟通与讲解,我赢得了患者们的一致好评,为民众的口腔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我还参与了牙体牙髓病科的疑难病例讨论会。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对接诊的疑难患者进行详尽的病情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并指导科室医生实施治疗,进一步提升了牙体牙髓病科在疑难根管治疗方面的技术水平。
继续教育“走出去”,人才培养“请进来”。2024年11月27日,我举办了“根管内感染控制策略与技术”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参与者主要是刚步入临床实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及规培生,他们将成为未来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的新生力量。作为主讲老师,我精心准备了授课课件,深入分析了根管内感染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详细讲解了治疗过程中的标准操作流程及关键细节。通过此次学习班,学生们在牙体治疗理念和思路上得到了极大的启发,接触了许多实用的新知识,掌握了临床操作中的有效技术与技巧。2024年12月11日,参加了帮扶医院举办的云南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作为授课老师,我根据学员类型多为公立医院医生,提前准备内容“根管再治疗的临床考量与策略”更为贴近临床工作,为学员们分析了根管治疗后疾病的原因,以及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通过这两次授课,不仅提高了患牙的保存率,还提高了医生及学生们对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治能力,为云南省牙体牙髓疾病的诊疗水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西部行”公益活动通过一系列持续的帮扶措施,在全国口腔医学界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下,显著提升了所到地区的口腔医疗服务能力和公众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该活动展示了中国口腔医学界为提高西部地区口腔医疗服务能力和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所作出的坚定承诺。在本次“西部行”活动中,我通过座谈会、诊疗、临床示教和新技术培训等方式,不仅提升了帮扶医院的临床水平,也给帮扶医院的医师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在帮扶结束时,我观察到牙体牙髓病科主任和医院领导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意识到发展当地口腔医学事业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义务,从“被动输血”转变为“主动造血”。
此外,此次“西部行”公益活动通过多样的诊疗和教学活动,不仅为当地口腔科的临床工作提供了规范和启发,同时也让我得到了锻炼,深入了解了基层口腔医疗,开拓了视野。
“西部行”公益活动已成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及中国口腔界的标志性项目,其在口腔领域的象征意义和领导作用愈发明显,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我们希望更多的医护人员加入到志愿者团队中,携手并肩,不忘初心,积极推动“西部行”公益活动的发展,以促进西部地区口腔医疗事业的进步,这是所有“西部行”志愿者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我们有信心将这一项目持续推进,力求在每一轮活动中不断提高质量,为西部以及全国的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口腔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