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中国科协办公厅公布2024年度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中华口腔医学会“雪域格桑”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殊荣。据悉,中国科协选树2024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旨在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弘扬“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服务精神,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科技志愿者归属感、荣誉感,切实增强书写新时代科技界雷锋故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部边陲,长期面临口腔医学人才短缺、技术发展滞后等困难和挑战。中华口腔医学会自2017年起开展“雪域格桑”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推动西藏自治区口腔医学事业发展,让边疆人民群众拥有更加健康灿烂的笑容。志愿者们被亲切地称为盛开在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
会长带队,院士领衔,助力西藏口腔医学快速发展。2017年以来,学会“雪域格桑”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组织60人共计186人次的专家志愿者赴藏,其中有德高望重的院士专家张志愿、学会领导郭传瑸会长、俞光岩名誉会长、周学东名誉会长、岳林副会长兼秘书长等,也有口腔医学领域中全国著名临床专家和中青年专家侯本祥、刘怡、司燕等。他们克服高原反应等困难,数次奔赴雪域高原,通过开展理论授课,手把手培训操作技能,显著提升了当地口腔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同时还推动了西藏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培养出一批临床骨干。2024年,学会首次向西藏开展驻地志愿服务,全国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岳林教授带领孟戎医师在藏进行了为期3周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全区口腔临床病例点评活动,举办首次高原地区口腔显微镜下操作和橡皮障隔离术操作技能演练,推动了显微治疗技术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
搭建平台,暖心惠民,守护雪域高原民众最美微笑。学会依托科技志愿服务的专家资源,克服重重困难,与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协调,于2018年促成西藏自治区口腔医学会成立,为全国省级口腔医学会的成立画上圆满的句号,西藏自治区政府领导对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助力西藏口腔医学事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学会连续8年组织专家志愿者赴藏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和临床指导等活动,并组织爱心企业捐赠价值400多万元的口腔医疗设备、器械,进一步改善了当地口腔医疗条件。此外,学会还组织专家志愿者为1000名西藏贫困老年人免费镶牙,为100名唇腭裂儿童进行免费全麻下手术治疗,让雪域高原的人民群众绽放最美笑容。
科普讲堂,咨询检查,共筑边疆人民群众健康防线。截至2024年,学会科技志愿者的步伐遍及全藏六市一地,走进学校、政府机关、军营等单位开展科普大讲堂20多场次,创新“刷牙大比拼”互动课堂,向广大学生、机关干部和驻藏官兵传播预防口腔疾病知识。2023年在海拔5000多米的阿里地区,志愿者们边吸氧边进行临床会诊,指导雪域高原口腔医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2024年,学会组织专家志愿者向各单位捐赠自己编写的口腔临床和科普书籍500多册,发放科普资料10000多份,促进了西藏自治区人民群众的口腔健康意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落地开花,多方共赢,谱写志愿服务援藏新篇章。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志愿服务的持续帮扶下,西藏自治区口腔医学会发展迅速,从被动“输血”转变为主动“造血”,带领各口腔医疗机构和广大会员,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不断提升区域临床诊疗水平。学会援藏工作被人民网、中国新闻网、西藏电视台等线上、线下媒体广泛报道,受到人民群众、科技界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等的广泛赞誉。项目按照《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执行的同时积极创新,将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在中国科协主管的核心期刊《学会》杂志发表志愿服务研究论文3篇,并受邀在全国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展示交流等活动做典型报告,走出一条口腔医学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之路。
做好新时代口腔医学援藏工作,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中华口腔医学会开展科技志愿服务,通过”输血+造血”双轨帮扶,在雪域高原上播撒着口腔健康的种子,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为西藏自治区口腔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口腔医学事业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