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武汉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刘加荣教授和她的医护团队们抗战在防疫一线,不顾生命危险救治病患,用会笑的眼睛给予患者温暖与力量,践行医者使命,书写抗疫担当,被称为口腔最美“逆行者”。
“妈妈不要走”
那天早上6点,武汉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刘加荣教授轻手轻脚地起床,4岁多的儿子却像有预感似的睁开了眼睛,警觉地问:“妈妈,你要去哪里?”,“妈妈要去远方打怪兽,好多天都不能回家,你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她鼻子一酸再也没法说下去,咬紧牙、狠狠心,连“再见”都没说就决然离去,留下儿子在后面号啕大哭:“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协和医院西院区是新型冠状肺炎的定点医院,负责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刘加荣教授此次临危受命为协和医院西院区12楼隔离病区副主任,带领口腔科的医护人员抗战在防疫一线。除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外,刘教授还要负责隔离病房医生调配、物资筹集、外联等大量行政工作。这对一个口腔牙体牙髓科女医生来说,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心理素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是一名民建会员,危难之际,更要响应国家需要,战斗在疫情防控最紧急的地方!”这位年轻的口腔专家充满笑意的眼睛里饱含坚定。
怕家人被感染,刘加荣把公公婆婆和儿子送回老家,但丈夫冒着危险也要陪着她,“加荣,我放心不下你,即使出了事还有咱俩在一块儿,有我照顾你……”,结婚十几年,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却说出了最动情的话语。
“病魔遮不住会笑的眼睛”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患者因长期隔离,心理负担极大,每次查房时,很多患者都心情焦虑。62床的刘阿姨一个人在国内,儿子几年没回国了,刘阿姨对治愈没有信心、不配合、还拒绝吸氧,“阿姨,您要坚强,您要坚持住!我们都在,我们都是您的孩子!”刘加荣每次查房都会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鼓励她。刘阿姨出院的时候,感动地对刘加荣说:“医生,我不知道你的姓名,但你这双含笑的眼睛给了我温暖和力量,谢谢你们,你们是和平年代的英雄。”
在隔离病房,每个病区得管理50多个病人,包括多名合并全身系统疾病危重患者。“进了隔离病房就像进了另外一个世界,患者的病重、恐惧令人时刻精神高度紧张,时时面临抢救等危急情况”。“51床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不到50,心率150,准备急救!马上联系ICU!”随着刘加荣教授一声令下,病房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家急速奔向这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面罩给氧、静脉升压……随着监护仪上的数据渐渐有了起色,大家才发现防护服内已经是“蒸汽桑拿”模式。“说不怕是假的,肯定会怕,但是有信心才有光明,我是带队的,我要把信心传递给大家!”
“咱们口腔有力量!”
长期的一线紧张作战,让谢春医生感染上带状疱疹,隔离期间,他忍着剧痛还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物资筹集,成功募集到牛奶1200箱、手套60000双、N95口罩1200个、防护服1000套。病情好转后立即返回一线工作,看着他身上尚未完全愈合的疱疹,我们多次泪目。
年轻医生章靖从腊月二十七奋战到如今,没有休息一天,还利用间歇时间四处筹措物资,说到辛苦,这位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口腔颌面外科博士腼腆地说:“护士老师们更辛苦,病房重病患者多、自理能力差,弱女子还要干很多体力活,她们更不容易。”
每天面对大量患者,在发热门诊的胡芳蓉、杨卫红医生更是有深刻体会:为了减少交叉感染,诊室不能开空调,还要开窗户通风,三层防护服穿在身上像层层包裹着的棕子,不一会全身湿透,那种感觉就像在“桑拿房里干活”,通风受凉后又贴在身上湿冷得难受,头部防护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憋气、胸闷、心慌、头晕等情况。
除了轮流上一线,协和口腔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齐心协力英勇奋战。他们有的总负责协调、深夜辗转难以入眠,有的为募捐物资而四处奔波,有的出车出力搬运物资,有的突破重重关卡想方设法回武汉奋战一线……
谨以这首《会笑的眼睛》送给所有直面疫情抗战一线的英雄们!
“空气很透明,有春天的气息;红色橘色黄色带来新年的消息,阳光很清晰,照耀绿色的生机;白色蓝色黑色遮不住,会笑的眼睛,我们之间心连心,和你在一起,风雨同舟共呼吸,为你加油打气;有你的笑容就是天晴,好好保重自己,黑夜过后太阳升起,总会有黎明;新年已来临,我在电波里问候你,谢谢有你一直陪伴,会笑的眼睛,我在武汉祝你健康,万事如意!”
最美逆行者
刘加荣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特诊科主任,留荷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民建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委会委员,湖北省牙体牙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儿童牙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投稿:武汉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