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二字对我来说尚有些许陌生。对大多数医务人员来说似乎也从未听说过。
2020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方舱”与“方舱医院”成了高频词汇。
由“方舱”我想起了基督教圣经中一段传说,即“诺亚方舟”(Noah,S Ark)。为了逃避水灾,诺亚的一家人乘事先准备好的船出逃,幸免于难。10多年前我国海军也有一艘名为“和平方舟”的医疗船,游弋于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地的病员服务。
“舟”与“船”实意相同,“舟”比“船”较小而已。船的底部通常被称为“舱”,呈方形,可能就是“方舱”之称的来源。
“舟”与“舱”都是在水上漂浮能动的;而“方舱”则是在陆地上可移动的建筑物。
无论是“方舟”或是“方舱”目前都被比喻是为实现人道主义,为了“救命”、“救人”而设计制成的一种工具,起着“济灾活人”的作用。
“方舱医院”是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移动医疗平台。方舱医院系脱胎于20世纪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为战争服务的战时医院,主要为战伤服务。这种医院亦被称为“移动的军队医院”(Mobile Army Surgical Hospital,MASH),故方舱医院亦可称为“移动医院”(Mobile Cabin Hospital)。王辰等在《柳叶刀》撰文指出:方舱医院具有三大优点:①施工快:武汉在3周内即已建成16家方舱医院;②规模大:提供了1.3万张床位;③成本低:可以利用公共场所,例如体育馆、展览馆改建,医护人员配备数比普通医院要少。
作为过来人,使我联想起20世纪类似方舱医院建设的经历:
其一是临时“中暑病房”: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物质条件甚差。空调不普及,医院也无冷气设备。每到酷暑,老年人中暑者非常多见。于是每年夏天都要将大礼堂椅位撤除,安排床位以接收中暑病号。用堆满冰块的盛器,加上多台电风扇的强力吹散以达到降温和救治的目的。
其二是1988年的上海甲肝流行,短时间内患者云集。我院除将多数办公室改为隔离病房外,利用学校停课之际,在国货路小学建立了临时病床200张。从当年1月至2月底终于渡过了疫情难关。
其三,1976年去唐山抗震救灾时,只有帐篷医院与临时草棚医院,这也许与发生余震的预防措施有关,但关键是当时丝毫没有方舱医院的概念。
以上的三种临时病房似都可以被看作为原始的方舱病房,但是其条件与现在的比起来不知要差多少,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国家的进步。
事实证明:无论是战争抑或自然灾害,“方舱医院”都已充分显示了它的应用价值。在此次抗COVID-19战疫中“方舱医院”切实贯彻落实了早隔离(应收尽收)和早治疗(避免从轻症转为重症、危症)的指导准则。
“方舱医院”在全球的战疫中,在欧美、东南亚等国家也得到了推广应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本文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蔚六
获得授权并转自: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